【公共安全】高溫季節慎防意外熱傷害

夏季飆高溫,往年發生數起幼童意外碰觸戶外高溫物體導致燙傷事件(如踢到白鐵板蓋、跌倒誤觸發燙遊戲器具),或家長欲與幼童戲水,未注意戶外水管曝曬管內水溫過高,未測水溫即噴灑至幼童身上導致燙傷,以及長者至頂樓曬衣體力不支暈倒中暑、學生在烈日下長跑達40分鐘熱傷害送醫、農民中暑及工人熱痙攣等案例。

陽光提醒您: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氣溫超過32度就應避免於高溫時段外出、也勿碰觸因太陽直曬導致過熱的設施。

█  如何判斷「熱傷害」?
體溫超過40度並且造成意識改變即算中暑,輕微時可能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頭昏,嚴重時則可能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

█  若發生「熱傷害」情況,該如何急救?

  • 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
  • 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補充流失的水分。
  • 設法降低體溫:移至陰涼處,採頭低腳高姿勢平躺,儘可能除去身上衣物,以搧風、灑冷水、泡冷水,敷濕毛巾降低體溫。
  • 持續降溫到抵達醫院為止。

█  炎熱夏季,避免孩子熱傷害,您可以

  • 避免將小孩單獨留在車上或密閉空間。
  • 高溫曝曬戶外水管導致水溫過熱,應先確認水溫再使用。
  • 建議可至室內親子館活動或傍晚再帶孩子至公園遊玩。
  • 幼兒每天喝1250c.c白開水,定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 白天進行戶外活動,避免碰觸因太陽直曬導致高溫的設施,例如汽車車身、公園座椅或遊戲設施。

█  機車族、開車族要特別注意的事:

  • 騎乘機車前,先手測坐墊溫度降溫:騎乘前先用手測試坐墊溫度,一旦感覺過熱,先用濕毛巾散熱;或是將車子停至陰涼處,待坐墊降溫再上路,避免大腿內側被燙傷。
  • 離開車子後避免將有電池類或易燃性氣體的物品留放車內:避免將手機、行動電源、可燃性液體或氣體(如打火機)、或是高壓噴劑(如芳香劑)、或是會聚集太陽光熱能的物品(如瓶裝水)放在車內,避免因車內溫度過高(可達50度甚至80度),所造成爆裂與火災。

█ 延伸閱讀: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2020-02-06T18:09:43+08:00 2018-05-17|分類 : 預防燒燙傷|0 則評論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