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幽默,可能是我的傷痛

2022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巴掌風波,掀起全球一陣行為解析與各面向的議題討論,一起來看看這個從「外貌」引起的輿論巨浪。 陽光2019年調查:「每7人就有1人曾因外貌遭遇不友善的對待。且被亂取綽號多發生在國中時期,當中1/2的人會因此自信心受損…」3月28日全球矚目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發生了震撼全球的一幕:威爾.史密斯上台給了頒獎人克里斯.洛克一掌。這個因取笑他人外貌而來的放送事故,引起了全球各種面向的討論!好的幽默讓人會心一笑,踩線的幽默卻可能正是他人的傷痛!我們永遠不會完全了解另一個人正在經歷什麼樣的人生,因此不要輕易地用自己看到的表象去評斷、推論甚至是自以為幽默與對方相處,或許很難完全做到,但至少不要讓自己行為、言語成為傷害他人的利刃,即使那看起來「像是個玩笑」。 如果是我們遇到類似奧斯卡這種公眾場合時可以怎麼做? 以下陽光嘗試給出幾種角度的建議,希望能夠逐漸消弭這世界不好笑又越線的玩笑。 一、 在場旁觀者: 在公眾場合開玩笑者往往想要「搏君一笑」,因此旁觀者(在場人士)的反應就很重要,旁觀者可以發揮切斷「不當玩笑傳播鏈」的能量: 1. 不要附和「傷人的玩笑」:用「不笑」來讓開玩笑的人知道這不好笑。 2. 仗義執言:拿出被討厭的勇氣,告訴開玩笑者「這不好笑」。 3. 私下反應:如果不方便當場做出表示,可以私下跟開玩笑者、主辦單位表達你的不認同。 二、 在場親友: 「這玩笑可能傷到他了,但我不知道怎麼做比較好?」事發當下,陪同的親友很可能會不知所措,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當事人需要的做法」。 1. 當場給予關心:先不急著對開玩笑者表態,先關心當事人「這玩笑好過分,你還好嗎?需要我做什麼嗎?」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做出反應。 2. 如果當場不方便交談:事後主動向當事人表達關心,並和他討論「事發時你(受害者)希望我當場做點什麼嗎?」 三、當事人:默默承受只會讓開玩笑者以為他可以這樣做,我們鼓勵當事人練習做出回應,為自己發聲,或是請親友幫忙也可以。 1. 直接表達不舒服:當場跟對方表達不舒服,破他的笑哏。可以這樣說:「你這樣的玩笑讓我很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再這樣做。」態度上,你可以笑著說,也可以嚴肅地說,可以視狀況做不同選擇。 2. 若當場無法或不便發言:你在被開玩笑的當下若不方便當場回應對方,可以事後私下跟對方表達不舒服,或是向主辦單位反應,或是運用客服、申訴管道表達。 四、 開玩笑者: 開玩笑應該是想讓人開心、放鬆或是營造歡樂氣氛,如果造成後遺症或「反『笑』果」,那多沒意思。 1. 請停止以外表特徵開玩笑、取綽號,因為外表特徵的背後可能隱含了傷痛經驗,請以同理尊重的態度對待。 2. 當事人自嘲是他的願意,不代表你可以隨意拿來當笑哏。 ※延伸閱讀:您好嗎?面對奧斯卡摑掌事件~陽光的關心!https://www.sunshineface.org/new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