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林宋 家寧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林宋 家寧 has created 34 blog entries.

【居家安全】安全分裝酒精的 三要守則

民眾稀釋酒精防疫,引火上身二度燒傷  陽光基金會呼籲:”防疫也需防火”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除了醫用口罩,75%酒精也是民眾防疫必備品,但酒精也是易燃的危險物品,現今被民眾廣泛使用於居家環境和個人防護,也引發安全憂慮。近期一位民眾即因稀釋酒精時起火,導致雙手和臉部燒傷,前來陽光基金會做壓力衣治療,近期逢學校開學,許多家長分裝酒精讓孩子隨身帶著入校,但又擔心酒精易燃危險,著實令人兩難!為此,陽光基金會與消防專家,提出「防疫同時也須防火的重要提醒」,希望大家一起安全防疫! 花姨稀釋酒精不慎失火燒傷,現身說法呼籲民眾要正確操作 日前ㄧ名婦人”花姨”買了95%的酒精想稀釋為75%的酒精作防疫使用,她參考網友提供的方法,以4個養樂多空瓶當量杯來調配,當時廚房爐火上正煮東西,花姨想說保持一公尺的距離應足夠,於是就在流理台上開始調配,成功稀釋一輪後,花姨繼續下一輪調配,正當她將酒精倒入養樂多瓶時,火突然由養樂多瓶竄燒上來,也回燃到一旁濃度95%的酒精,驚慌中花姨迅速關掉爐火並將火滅了,才沒釀成大災,但已導致她的雙手和臉部一到二度燒傷。花姨很疑惑,她已經盡量小心,是哪個環節出了錯? 消防專家:防疫也防火 稀釋酒精確認安全三要件 由於酒精是具高度揮發性及易燃性的危險性液體,拚防疫的同時如何兼顧防火?陽光基金會顧問(現任台北市防災館長)莊啟忠先生提醒:「建議民眾稀釋酒精或分裝酒精時,務必確認「安全三要件」: 第一,要在通風的環境進行,避免空氣中酒精濃度蓄積過高引爆; 第二,要放在臉盆中進行,萬一發生傾倒可以盛接住流出的酒精; 第三,要遠離火源,也要避開火器多的地方(如廚房)。 此外,使用酒精消毒,「擦拭才有效」,千萬不要往室內空間或是人的身上噴灑。萬一不小心使用酒精起火,因酒精會溶於水,不能用水滅火,以免火勢擴散,必須採取「窒息式滅火」,在火勢尚未擴大前用濕抹布或金屬鍋蓋等物品蓋住將火悶熄。莊顧問同時也建議居家環境消毒可使用含次氯酸的消毒水進行,次氯酸HClO會溶解病毒或細胞表層,其消毒效果不亞於酒精,性質亦較穩定! 」 陽光基金會:勿大量囤積酒精,若不慎引火上身  切記「停躺滾」 陽光基金會倡導組經理莊麗真提醒民眾,注意居家消防安全切勿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發生火災與燒傷憾事;若民眾於稀釋或使用酒精時不慎身上著火時,不可慌張,應馬上停住,躺下來左右翻滾,可迅速撲滅火勢。並謹記燒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立即用冷水緩緩持續沖水20分鐘以上來降溫,減輕傷害,小面積燒傷,若是起水泡超過10元硬幣大小則應就醫請醫師處理!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1. 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2. 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延長線插滿=危機四伏!

延長線是每個家庭及租屋族的必備品,它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插滿」的使用習慣,容易因電路超過負載而引發火災!陽光提醒您,使用高耗電設備,務必單獨使用插座,不要共用延長線。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要注意使用細節,才能保障你我安全。 高耗電設備有哪些?功率超過 600W以上的電器,家中大多數會發熱的電器皆為高耗電設備。 如何確認延長線是否超過負載?延長線會標示負荷量規格,插上電器使用前,可先計算電流量總和是否會超過延長線負荷量。 更多延長線使用注意事項,看這裡>>>

陽光男孩女孩打工須知

每年七、八月為學生打工旺季,據陽光基金會近三年新開案服務數據顯示,18-24歲燒傷個案中,其中就有三成於工作場所受傷。陽光提醒學子們:無論身處何種職場環境,都需熟悉工作場域的逃生路線,安全梯應保持通暢,遵守現場作業動線及程序,別讓青春留下無法挽回的傷痛。 打工須知 三不原則,保護自己從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開始 不恍神:維持良好精神、體能狀態以及健康作息。 不馬虎:慎選工作環境、重視工作權益及程序。 不急躁:凡事提早準備,按部就班,從容穩健。 掌握以上三不原則,不僅保護自己還可進而提升工作的效率! 餐飲業危機多,這樣做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餐飲業位居十大學生熱門打工之榜首,又其勞力需求量高,相對投入此行業的人數也多。根據陽光歷年開案紀錄,使用熱源及明火的工作發生意外的機率較其他行業高,因此工作時更需特別注意: 端熱食熱液慎防地板濕滑,若鍋物過重應請求支援。 使用到加熱設備,添加酒精膏時火源應完全熄滅且遠離顧客用餐區,更換瓦斯爐也應先確認瓦斯桶開關緊閉。 熟記傷燙傷急救處理原則 若不慎發生燒傷或灼傷意外,應立即沖沖沖脫泡蓋送*,勿聽信謠言隨意塗抹麵粉還有蛋白、牙膏、醬油等,有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沖沖沖:持續沖水降溫,降低皮膚灼傷深度並保護受傷部位。 當身上著火時,切記「停躺滾」!不可慌張,應馬上停住、躺下來,左右翻滾,可迅速撲滅火勢;手部若沒著火,則以雙手摀住臉部保護,進行「停躺滾」。   .*【燒傷急救】燒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 .行動支持陽光,讓燒傷預防知識更加普及,杜絕意外發生  

與豔陽同行,三要訣預防熱傷害!

天氣悶熱難耐,氣象局表示未來一週仍然高溫;衛福部更警告,今年六月統計共452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較去年大增13%,陽光基金會提醒您:對抗酷暑,熟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3要訣預防熱傷害 1.保持涼爽 建議穿著輕便、排汗、透氣衣物。 避免將小孩單獨留在車上或密閉空間。  2.補充水分 成人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幼兒每天喝1,250cc白開水。 定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3.提高警覺 勤擦防曬乳、備妥陽傘、遮陽帽、太陽眼鏡等防曬用品。 避免碰觸因太陽直曬導致高溫的設施,例如汽車車身、公園座椅或遊戲設施。 摩托車及腳踏車騎士,騎乘前先確認座墊溫度。 親子出遊,建議優先選擇室內親子館活動或傍晚再帶孩子至公園遊玩。 (貼心小提醒:留意室內空間逃生方向,多一份用心,玩得安心) 高溫曝曬戶外水管導致水溫過熱,應先確認水溫再使用。 同場加映 好評推薦,時尚防曬秘密武器 不流汗還可以學知識,親子出遊最佳去處 什麼是熱傷害? 熱傷害急救處理 預防燒傷,預防悲傷

【居家安全】如何選購冷氣才能舒適又安全?

近日有一則新聞,民眾將家中冷氣插座燒焦的照片上傳至社群,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究竟燒焦的原因是什麼仍待專業人士判斷,但冷氣從採買到實際使用,都有各種要領,陽光提醒您:正確使用冷氣機,才不會引起觸電、火災等事故,才可確保生命財產安全又省電! 夏天開冷氣前,您需要知道... 1、使用前,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及注意相關使用事項,使用時,建議設定溫度在26~28℃並配合電扇使用,可達到省電的效果。 2、每年在開始使用冷氣機前,應先清洗濾網,並注意冷氣機情形,若有運轉不順暢或故障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連絡原廠商服務站檢修。 3、長時間(如秋、冬季節)不使用冷氣機時,應拔掉電源插頭(或關閉電源迴路開關),以節省電費並避免發生意外。 預計採購新冷氣嗎?先來看看有什麼該注意的!       1、選購時,建議先找冷氣業者針對使用環境評估(例如:空間坪數大小、適合安裝分離式冷氣機或是窗型冷氣機、是否有西曬等問題),選擇合適冷氣能力之機種。 2、依個人需求(如:價格高低、噪音大小、省電能力、商品外觀造型等),選擇適當廠牌及機種。 3、選購時應檢視廠商名稱、電器規格(電壓、電流、冷氣能力),尤其要注意產品本體是否貼(印)有「商品檢驗標識」。 4、冷氣機能源效率分級標示,區分為第1級至第5級,數字愈小表示愈省電。 陽光小叮嚀 艷陽高照的季節,開冷氣對抗酷暑是人之常情,但使用電器時,多一份細心,你我一起預防燒傷、預防悲傷。   資訊整理來源: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拒當「潮男霉女」!梅雨季除濕機該怎麼用?

「日前中市黎明路某大樓傳出火警,由於起火原因是除濕機自燃,進而引燃衣物,頓時煙霧瀰漫... 在警消通力合作下,幸火勢很快熄滅,沒有任何人受傷。」(中時電子報2019.05.08) 梅雨季節來臨,身體濕濕黏黏、衣服總是晾不乾,牆壁與木製傢具受潮發霉,是該出動除濕機的時候了!市面上除濕機功能越來越多,例如:空氣淨化、定時節能、智能控制等功能,選購時別忘了檢查是否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標識;若為家中使用多年的除濕機,應確認是否為瑕疵召回名單(108.12),若為名單之一,則應立即停止使用,聯繫廠牌回收檢修。 除濕機使用特別注意! 1. 機體通風散熱最重要 ※ 出風口上方不可覆蓋衣物,也不可懸掛衣物,避免衣物掉落阻擋出風散熱。 ※ 與牆壁、傢具保持50公分以上距離,保持通風散熱;不在密閉空間(如衣櫥)、高溫處所使用。 ※ 機體旁不堆放雜物,避免故障起火時迅速擴大延燒。 2. 人不在不用 ※ 外出或睡眠時不使用。 ※ 使用完畢將插頭拔離電源插座。 3. 不共用延長線 ※ 使用專用插座,不與高耗電量電器(如烤箱、電暖器、微波爐)共用延長線,避免電線過熱起火。 4. 定期清理與保養 ※ 不將機體橫放、傾斜,也避免用水沖洗或靠近濺水場所,浸壞電路與機件。 ※ 濾網每兩周清洗一次,避免因灰塵附著,造成零件在高溫環境下運轉。

【防疫安全】使用酒精防疫的 三不守則

開學日學生帶酒精防疫 陽光基金會籲遵守三不才安全 結束最長寒假,開學首日家長為孩子準備防疫物品,除了口罩還有隨身瓶酒精,但酒精屬易燃物品,近來中國更傳數起使用酒精噴灑全身後引起燒傷事件,陽光基金會與公共衛生及教育專家一起呼籲開學防疫同時也須謹慎防火,三不原則保護孩子人身安全:酒精不能對眼噴、不能拿來玩或惡作劇、噴酒精時不能有明火。 該不該讓孩子隨身攜帶酒精到校?國立東華大學台灣安全促進學校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憲教授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點,讓孩子隨身帶酒精或消毒水,務必要同時教導孩子「三不」安全守則:不能對著眼睛噴,不能拿來玩或惡作劇,噴酒精時不能有明火; 第二點,學校若已備妥消毒物品,家長可不用再為孩子準備隨身瓶; 第三點,學校要加強酒精及消毒水使用的安全教育及留意學生使用行為,特別應禁止學生攜帶酒精進入實驗室以防意外。 校方:酒精學校已備足學生不用帶  勤洗手更重要 在學校方面,台北市敦化國小學務處主任王培成老師表示:學校各班已備有酒精供學生需要時使用,也會再加強酒精、消毒水使用的安全教育,建議家長不用另外讓孩子帶隨身酒精到校。最重要的是,勤用肥皂洗手才是最佳防疫方法,請家長一起協助教導孩子正確洗手。 陽光:若不慎酒精引火上身  切記「停躺滾」與正確急救 若仍不慎使用酒精時至身上著火,陽光基金會專案經理莊麗真呼籲當下要先冷靜,應馬上停住,躺下來,左右翻滾,可迅速撲滅火勢;並謹記燒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立即用冷水緩緩持續沖水20分鐘以上來降溫,減輕傷害,小面積燒傷,若是起水泡超過10元硬幣大小則應就醫請醫師處理!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1. 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2. 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料理必備廚技,「人離火滅」超重要!

消防署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全臺火災共27,922件,而「爐火烹調」名列起火原因第二名,共有3,591件(佔所有案件12.9%),常見的引發原因包括:人在家忘記有煮東西、人外出沒有關爐火、油鍋起火等因素,陽光貼心提醒,煮菜做飯時注意「人離火滅」原則,就能有效降低火災發生的機會!   ♦避免廚房火災,可以這樣做!♦ 1. 人離火滅:烹飪時若要離開現場,要將爐火及瓦斯關閉,或使用鬧鈴提醒,避免火焰過大或忘記正在煮食而導致火災。 2. 避免爐火熄滅:避免爐火被風吹熄,或被溢出的湯汁澆熄,造成瓦斯外洩。如果聞到瓦斯味,應將門窗小心開啟以保通風,千萬不要開啟或關閉電器開關,避免氣爆意外。 3. 廚房安裝住警器:廚房安裝偵熱式住警器,在火災發生時可即時發出警報,增加避難應變時間。 4. 瓦斯管線定時檢修:橡皮管與瓦斯爐接觸點若有龜裂或破損鬆動,應立即換新,平均三年就應更新橡皮管避免鬆脫龜裂。(延伸閱讀:檢視瓦斯管線,避免造成氣爆意外!) 5. 定期清理保養排油煙設備:定期清理抽油煙機、排油煙管的油垢,可避免附著的油垢受高溫或明火引燃,引發延燒,使廚房用火更安全。   ♦油鍋忽然起火,莫急莫慌莫害怕!♦   延伸閱讀 【快來看看】謠言終結者!油鍋起火別再撒糖啦~ 親子出遊好去處>>>陽光即刻救援數位互動展    

什麼!?發生火災時,不可以跑到廁所避難?

今年2月份文化大學發生火警,警消救出16名師生,但是有2名景觀系女學生倉皇間跑進男廁避難被濃煙嗆傷,送醫時一度沒有呼吸心跳,幸好搶救後,狀況趨於穩定!專家提醒,一定要謹記,火災時有幾個逃生要點,做錯了就恐怕無法保命! (2019.02.14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火災很可怕,但擁有正確的火場逃生觀念,加上冷靜應變、臨危不亂的態度,便能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活下來的機會!快來檢查看看你的火場逃生觀念知多少! 小火逃生,濃煙關門 塑膠門的房間不可躲! 塑膠遇到高溫會融化,且門融化之後,躲在裡面的人即使沒有被火燒到,也會被濃煙嗆死,這也是為什麼火災不能躲在廁所的原因。安全避難空間可從以下幾點判斷: 1.  隔間材質不燃或耐燃 2.  門能擋煙擋高溫 3.  有對外窗   不要往上逃! 無法向下逃生時,表示樓梯間可能有濃煙或無法使用了,所以不可再往上逃生;因為煙向上移動的速度每秒3-5公尺,而人是0.5公尺,煙上升的速度比人還快!而濃煙中的有毒物質,不僅會造成嗆傷,更會讓人昏迷、失去知覺及行動能力,是火場中的致命殺手。   延伸閱讀 .火災發生時,第一件事該先做什麼? .破解火場逃生的三個迷思 | 蔡宗翰 Tsung-Han Tsai (專業消防員) | TEDxTaipei    

送您新春平安錦囊,諸事大吉!

  陽光提醒您,過年旅遊需特別留意家中無人時用電以及出外安全,祝福大家 新年添福、諸事大吉。  【出門前檢查】 拔掉家中電器插頭 據消防署統計,107年度全國火災起火原因中「電氣因素」類火災為第三名共2972件,提醒您外出旅遊時,應拔掉家電插頭,尤其是長期使用容易忽略的電器,例如電視、檯燈、熱水器、神明燈等,可避免因積汙導電、電線走火所產生的電器火災,也可省下電費。 關閉瓦斯爐與瓦斯總開關,確定無殘留火源 關閉瓦斯總開關,避免瓦斯管線老舊造成漏氣而引發氣爆。若外出返家發現有濃厚瓦斯味,謹記「禁.關.推.離」口訣:「禁」止產生火花,例如開關電器或抽菸、「關」閉瓦斯氣源總開關、輕「推」開門窗使空氣流通、快速「離」開現場,至安全的地方報警求救。(了解更多 ) 檢查水龍頭是否關緊。 廚餘清理,避免蚊蟲孳生。 門窗確實關閉、避免宵小有機可趁。   【出門後留意】 慎選住宿場所、留意住宿安全 *抵達住宿點後,應先了解安全門、梯位置、查看有無上鎖,查看逃生路徑。 *了解熱水器類型與安裝位置,若為瓦斯型熱水器應安裝於戶外,避免因洗澡時熱水器導致一氧化碳燃燒不完全,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若熱水器安裝於室內,應檢查是否為強制排氣型熱水器,並加裝排氣管或是否為電熱水器。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留意安全指示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入座前應留意逃生門、緊急出口以及滅火器位置,入座後應仔細聽服務員的安全指示操作說明,若找不到相關設備或不明白使用方式,應向服務員了解,請其說明。(補充:搭乘遊覽車逃生方式詳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