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線插滿=危機四伏!

延長線是每個家庭及租屋族的必備品,它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插滿」的使用習慣,容易因電路超過負載而引發火災!陽光提醒您,使用高耗電設備,務必單獨使用插座,不要共用延長線。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要注意使用細節,才能保障你我安全。 高耗電設備有哪些?功率超過 600W以上的電器,家中大多數會發熱的電器皆為高耗電設備。 如何確認延長線是否超過負載?延長線會標示負荷量規格,插上電器使用前,可先計算電流量總和是否會超過延長線負荷量。 更多延長線使用注意事項,看這裡>>>

陽光男孩女孩打工須知

每年七、八月為學生打工旺季,據陽光基金會近三年新開案服務數據顯示,18-24歲燒傷個案中,其中就有三成於工作場所受傷。陽光提醒學子們:無論身處何種職場環境,都需熟悉工作場域的逃生路線,安全梯應保持通暢,遵守現場作業動線及程序,別讓青春留下無法挽回的傷痛。 打工須知 三不原則,保護自己從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開始 不恍神:維持良好精神、體能狀態以及健康作息。 不馬虎:慎選工作環境、重視工作權益及程序。 不急躁:凡事提早準備,按部就班,從容穩健。 掌握以上三不原則,不僅保護自己還可進而提升工作的效率! 餐飲業危機多,這樣做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餐飲業位居十大學生熱門打工之榜首,又其勞力需求量高,相對投入此行業的人數也多。根據陽光歷年開案紀錄,使用熱源及明火的工作發生意外的機率較其他行業高,因此工作時更需特別注意: 端熱食熱液慎防地板濕滑,若鍋物過重應請求支援。 使用到加熱設備,添加酒精膏時火源應完全熄滅且遠離顧客用餐區,更換瓦斯爐也應先確認瓦斯桶開關緊閉。 熟記傷燙傷急救處理原則 若不慎發生燒傷或灼傷意外,應立即沖沖沖脫泡蓋送*,勿聽信謠言隨意塗抹麵粉還有蛋白、牙膏、醬油等,有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沖沖沖:持續沖水降溫,降低皮膚灼傷深度並保護受傷部位。 當身上著火時,切記「停躺滾」!不可慌張,應馬上停住、躺下來,左右翻滾,可迅速撲滅火勢;手部若沒著火,則以雙手摀住臉部保護,進行「停躺滾」。   .*【燒傷急救】燒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 .行動支持陽光,讓燒傷預防知識更加普及,杜絕意外發生  

與豔陽同行,三要訣預防熱傷害!

天氣悶熱難耐,氣象局表示未來一週仍然高溫;衛福部更警告,今年六月統計共452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較去年大增13%,陽光基金會提醒您:對抗酷暑,熟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3要訣預防熱傷害 1.保持涼爽 建議穿著輕便、排汗、透氣衣物。 避免將小孩單獨留在車上或密閉空間。  2.補充水分 成人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幼兒每天喝1,250cc白開水。 定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3.提高警覺 勤擦防曬乳、備妥陽傘、遮陽帽、太陽眼鏡等防曬用品。 避免碰觸因太陽直曬導致高溫的設施,例如汽車車身、公園座椅或遊戲設施。 摩托車及腳踏車騎士,騎乘前先確認座墊溫度。 親子出遊,建議優先選擇室內親子館活動或傍晚再帶孩子至公園遊玩。 (貼心小提醒:留意室內空間逃生方向,多一份用心,玩得安心) 高溫曝曬戶外水管導致水溫過熱,應先確認水溫再使用。 同場加映 好評推薦,時尚防曬秘密武器 不流汗還可以學知識,親子出遊最佳去處 什麼是熱傷害? 熱傷害急救處理 預防燒傷,預防悲傷

拒當「潮男霉女」!梅雨季除濕機該怎麼用?

「日前中市黎明路某大樓傳出火警,由於起火原因是除濕機自燃,進而引燃衣物,頓時煙霧瀰漫... 在警消通力合作下,幸火勢很快熄滅,沒有任何人受傷。」(中時電子報2019.05.08) 梅雨季節來臨,身體濕濕黏黏、衣服總是晾不乾,牆壁與木製傢具受潮發霉,是該出動除濕機的時候了!市面上除濕機功能越來越多,例如:空氣淨化、定時節能、智能控制等功能,選購時別忘了檢查是否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標識;若為家中使用多年的除濕機,應確認是否為瑕疵召回名單(108.12),若為名單之一,則應立即停止使用,聯繫廠牌回收檢修。 除濕機使用特別注意! 1. 機體通風散熱最重要 ※ 出風口上方不可覆蓋衣物,也不可懸掛衣物,避免衣物掉落阻擋出風散熱。 ※ 與牆壁、傢具保持50公分以上距離,保持通風散熱;不在密閉空間(如衣櫥)、高溫處所使用。 ※ 機體旁不堆放雜物,避免故障起火時迅速擴大延燒。 2. 人不在不用 ※ 外出或睡眠時不使用。 ※ 使用完畢將插頭拔離電源插座。 3. 不共用延長線 ※ 使用專用插座,不與高耗電量電器(如烤箱、電暖器、微波爐)共用延長線,避免電線過熱起火。 4. 定期清理與保養 ※ 不將機體橫放、傾斜,也避免用水沖洗或靠近濺水場所,浸壞電路與機件。 ※ 濾網每兩周清洗一次,避免因灰塵附著,造成零件在高溫環境下運轉。

料理必備廚技,「人離火滅」超重要!

消防署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全臺火災共27,922件,而「爐火烹調」名列起火原因第二名,共有3,591件(佔所有案件12.9%),常見的引發原因包括:人在家忘記有煮東西、人外出沒有關爐火、油鍋起火等因素,陽光貼心提醒,煮菜做飯時注意「人離火滅」原則,就能有效降低火災發生的機會!   ♦避免廚房火災,可以這樣做!♦ 1. 人離火滅:烹飪時若要離開現場,要將爐火及瓦斯關閉,或使用鬧鈴提醒,避免火焰過大或忘記正在煮食而導致火災。 2. 避免爐火熄滅:避免爐火被風吹熄,或被溢出的湯汁澆熄,造成瓦斯外洩。如果聞到瓦斯味,應將門窗小心開啟以保通風,千萬不要開啟或關閉電器開關,避免氣爆意外。 3. 廚房安裝住警器:廚房安裝偵熱式住警器,在火災發生時可即時發出警報,增加避難應變時間。 4. 瓦斯管線定時檢修:橡皮管與瓦斯爐接觸點若有龜裂或破損鬆動,應立即換新,平均三年就應更新橡皮管避免鬆脫龜裂。(延伸閱讀:檢視瓦斯管線,避免造成氣爆意外!) 5. 定期清理保養排油煙設備:定期清理抽油煙機、排油煙管的油垢,可避免附著的油垢受高溫或明火引燃,引發延燒,使廚房用火更安全。   ♦油鍋忽然起火,莫急莫慌莫害怕!♦   延伸閱讀 【快來看看】謠言終結者!油鍋起火別再撒糖啦~ 親子出遊好去處>>>陽光即刻救援數位互動展    

什麼!?發生火災時,不可以跑到廁所避難?

今年2月份文化大學發生火警,警消救出16名師生,但是有2名景觀系女學生倉皇間跑進男廁避難被濃煙嗆傷,送醫時一度沒有呼吸心跳,幸好搶救後,狀況趨於穩定!專家提醒,一定要謹記,火災時有幾個逃生要點,做錯了就恐怕無法保命! (2019.02.14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火災很可怕,但擁有正確的火場逃生觀念,加上冷靜應變、臨危不亂的態度,便能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活下來的機會!快來檢查看看你的火場逃生觀念知多少! 小火逃生,濃煙關門 塑膠門的房間不可躲! 塑膠遇到高溫會融化,且門融化之後,躲在裡面的人即使沒有被火燒到,也會被濃煙嗆死,這也是為什麼火災不能躲在廁所的原因。安全避難空間可從以下幾點判斷: 1.  隔間材質不燃或耐燃 2.  門能擋煙擋高溫 3.  有對外窗   不要往上逃! 無法向下逃生時,表示樓梯間可能有濃煙或無法使用了,所以不可再往上逃生;因為煙向上移動的速度每秒3-5公尺,而人是0.5公尺,煙上升的速度比人還快!而濃煙中的有毒物質,不僅會造成嗆傷,更會讓人昏迷、失去知覺及行動能力,是火場中的致命殺手。   延伸閱讀 .火災發生時,第一件事該先做什麼? .破解火場逃生的三個迷思 | 蔡宗翰 Tsung-Han Tsai (專業消防員) | TEDxTaipei    

送您新春平安錦囊,諸事大吉!

  陽光提醒您,過年旅遊需特別留意家中無人時用電以及出外安全,祝福大家 新年添福、諸事大吉。  【出門前檢查】 拔掉家中電器插頭 據消防署統計,107年度全國火災起火原因中「電氣因素」類火災為第三名共2972件,提醒您外出旅遊時,應拔掉家電插頭,尤其是長期使用容易忽略的電器,例如電視、檯燈、熱水器、神明燈等,可避免因積汙導電、電線走火所產生的電器火災,也可省下電費。 關閉瓦斯爐與瓦斯總開關,確定無殘留火源 關閉瓦斯總開關,避免瓦斯管線老舊造成漏氣而引發氣爆。若外出返家發現有濃厚瓦斯味,謹記「禁.關.推.離」口訣:「禁」止產生火花,例如開關電器或抽菸、「關」閉瓦斯氣源總開關、輕「推」開門窗使空氣流通、快速「離」開現場,至安全的地方報警求救。(了解更多 ) 檢查水龍頭是否關緊。 廚餘清理,避免蚊蟲孳生。 門窗確實關閉、避免宵小有機可趁。   【出門後留意】 慎選住宿場所、留意住宿安全 *抵達住宿點後,應先了解安全門、梯位置、查看有無上鎖,查看逃生路徑。 *了解熱水器類型與安裝位置,若為瓦斯型熱水器應安裝於戶外,避免因洗澡時熱水器導致一氧化碳燃燒不完全,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若熱水器安裝於室內,應檢查是否為強制排氣型熱水器,並加裝排氣管或是否為電熱水器。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留意安全指示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入座前應留意逃生門、緊急出口以及滅火器位置,入座後應仔細聽服務員的安全指示操作說明,若找不到相關設備或不明白使用方式,應向服務員了解,請其說明。(補充:搭乘遊覽車逃生方式詳細操作)  

年終大掃除 清除危險死角保平安

    適逢年終大掃除,提醒大家清除家中常忽略的清潔死角,快樂平安過好年!貼心小提醒:清潔前記得做好自我保護:先拔插頭、電器勿泡水、戴上膠質手套避免觸電。 【 陽光小教室 】 清潔家電污垢死角,可以這樣做 家電類: 擦拭易被忽略的電器灰塵:包括電風扇馬達、電視防塵孔。 電器「除舊佈新」:使用有「商品安全標章」的電器,尤其是24小時用電器具,例如神明燈;若有損壞應更新避免短路起火。 電線/延長線檢查: 淘汰破損電線或塑膠老化插座。 避免將延長線綑綁或壓在大型家具下方。 高用電量電器勿使用同一插座,需使用專屬插座。 選用有「國家標檢局驗證合格」標示的延長線,且附有過電流自動切斷裝置開關。 插頭插座灰塵的清潔: 插座附近不堆積可燃物。 電器插頭不用不插,使用完畢隨手拔插頭。 若插頭有燒痕或插入插座造成火花,勿再使用電器。 插頭插座要用乾布擦拭乾淨,勿用濕布以免水漬流進插座內造成觸電,若有需要可用吸塵器處理插座內灰塵。   清潔劑的使用要注意的重點 不要混合使用清潔劑:例如漂白水與鹽酸混合後會產生有毒氯氣,人體吸入後會傷害呼吸道表面黏膜組織,造成肺部損傷,可能引起化學性肺炎。 噴霧型清潔劑遠離火源:噴霧型清潔劑、或是沾有甲醇、酒精的抹布等易燃品要遠離火源,以避免因使用不當造成火災。 勿將清潔劑倒入飲料容器中:曾有幼童誤飲家人放在飲料罐中的清潔劑,導致食道嚴重燒傷而無法進食。 勿混合丟棄過期清潔劑:若要處理剩餘溶液,必須根據產品標示處理,切記勿混合不同清潔劑丟棄,瓶罐清洗完畢再依一般瓶罐類回收即可。 使用過程應注意通風,要帶口罩、手套避免受傷:皮膚接觸化學清潔劑,易造成皮膚紅腫潰爛;而清潔劑具有揮發性,須戴上口罩保護安全。 放於陰涼、遠離火源、食物與幼兒不易取得的地方:清潔劑保持直立放置,每年至少檢查兩次,不把不同的產品放在同一個容器中。   【延伸閱讀】 如果發生清潔劑灼傷的事情,急救處理不能「泡」! 不要泡:化學灼傷急救處理不能將傷者泡在浴缸裡,或是把受傷的部位浸在水裡,這麼做會使化學物質擴散,而導致傷勢惡化。 化學灼傷正確急救步驟:1脫、2沖、3蓋、4送->了解更多

再冷也要為自己和家人留一扇窗!

(更新2019.11.21) 天氣漸冷,民眾總愛聚在一起吃火鍋,日前有醫院一次收了六名患者,他們在同間火鍋店用餐,吃到一半出現頭暈、頭痛、想吐等類似感冒症狀,送醫後證實六名患者都是一氧化碳中毒(新聞聯結)。 邁入冬季,民眾多會緊閉門窗禦寒,室內使用爐具、熱水器,加上空氣不流通,都有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陽光基金會提醒您:在室內使用火源時,一定要保持通風、對流,才能避免意外發生。 【陽光小教室】 1.家裡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有哪些? 熱水器裝錯位置: 安裝於室內密閉場所(如廚房、浴室、裝有密閉窗之陽台),或安裝處紗窗積垢晾曬衣物,造成瓦斯燃燒後,因通風不良導致一氧化碳無法排出。 熱水器規格不符規定: 例如通風不良場所未設置排氣管、熱水器設備超過使用年限造成燃燒效率低,產生更多一氧化碳;或是排氣管脫落破損,導致一氧化碳逸散於室內。 在門窗緊閉的室內使用火源: 於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煮食(如使用瓦斯木炭)或使用火源(例如使用蠟燭、薰香精油),容易因空氣燃燒不完全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2.如何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熱水器避免裝置於室內(例如浴室、加裝窗戶的陽台、樓梯間、廚房) 通風不良場所安裝強制排氣式熱水器或是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 保持室內空氣對流。 室內增設一氧化碳探測器,一旦發生一氧化碳,能及時發出警報音響,提高使用者警覺,防止一氧化碳瓦斯中毒。 3.如何判斷一氧化碳中毒? 在室內若家人陸續獲同時發生以下症狀: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四肢無力、疲勞等類似感冒症狀時,應立即查看門窗是否緊閉、空氣是否流通;應盡快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並立刻離開室內,儘速撥打「119」求救。

守護全家安全, 這件事你做對了嗎?

常見的住宅火災意外,除了造成人民的財損,甚至還可能會發生令人悲傷的人員傷亡...因此,凸顯了居家火災其實是每個人都需要預備的預防知識。你知道家中有許多你所看不到的火災危險因子存在嗎? 為了家人的安全,邀請你一起進行居家消防安全檢測,避免災害的發生! 與陽光一同預防燒傷預防悲傷。 【陽光小教室】 我該如何進行居家消防安全檢測?根據居家常見火災原因,可分為住家之用火、用電、瓦斯使用……等潛在危險因子,您可運用住宅防火暨各式診斷表核對,或聯繫各縣市消防局申請消防風水師服務,進行訪視提供消防安全建言。若居住於大廈,可請管委會透過年度消防檢查,檢視居住環境與消防設備更新維修。 居家消防安全檢測的重點有哪些?根據近幾年來火災的發生原因,消防檢測重點如下: 一、 電氣設備使用:延長線勿過量負載,耗電量大的電器不使用同一條延長線.插頭定期清理,電線表皮勿損傷,勿綑綁電線,電器長期不用就拔掉插頭,同時每三年就應請台電或水電行檢測家中電線以及用電習慣是否正確。(台電屋內線檢驗線上申請) 二、 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保持環境的「通風」,安裝強制排氣型或電熱式熱水器,定期檢修汰換瓦斯設備。●  安裝一氧化碳偵測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三 安裝防火逃生設備:尤其家中有老人或幼兒的家庭,更應該要安裝,以及早發現火勢及早避難。●  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滅火器,及早發現火災撲滅火勢,降低傷害. 四 逃生通道要暢通鐵窗留開口,大門附近與樓梯間勿放雜物,以免影響逃生。 五 避免人為疏失●  火柴、打火機要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  吸菸避免菸蒂落在易燃物上(如床鋪)、菸蒂棄置要熄滅火星,以免引發火災。 火災一發生時應先判斷"能自己滅火"還是"要立刻避難"?什麼情況下可以滅火→若火勢尚未蔓延,侷限於小的區域或在25公分以下(約小腿肚位置),就可以滅火,但當火勢己上升至天花板時,應立即逃生避難。 處理方式:●  若火勢尚未蔓延,馬上派人報警並通知週遭避難,並使用滅火器滅火,切勿僅顧逃生或搶救財物。●  逃離起火現場時,要記得關門,可有效阻隔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