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貝燙傷了別慌張!記得「沖、脫、泡、蓋、送」!

家人團聚用餐,爸爸媽媽除了注意小寶貝用餐安全預防燙傷意外,萬一不小心燙傷了,陽光基金會提醒各位爸爸媽媽~應依循「沖脫泡蓋送」原則立刻沖水急救,將傷害降到最低,究竟該如何做呢?陽光基金會來教您: ●燒燙傷處理五步驟 沖→先用冷水小力地沖傷口20~30分鐘,同時打119。 脫→輕脫掉傷口上的衣褲,脫不下來勿勉強,硬脫會造成二度傷害。 泡→冷水泡20~30分鐘就好,若是化學品灼傷絕不可以泡水。 蓋→蓋上乾淨的紗布、衣服或毛巾在傷口上。 送→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千萬別相信網路上千奇百怪的偏方 千萬不可以塗抹精油、牙膏、醬油…等,以免造成傷口細菌感染、皮膚過敏,甚至造成更深度傷害留下疤痕!陽光服務的個案小弟弟,在家中玩耍時絆倒電熱水壺燙傷半邊身軀,第一時間阿公阿嬤誤信偏方,脫下小弟弟衣服灑麵粉,不僅沒降溫,反讓傷口無法散熱、加重燒傷深度! ●什麼狀況應該就醫? 二度以上燒傷(起水泡)且燒傷面積大於2.5平方公分(如10元硬幣之大小),或皮下組織燒傷、電燒傷時,都應該就醫處理。 ●輕微燙傷的處理方式 千萬不可直接用冰塊接觸皮膚,以免凍傷,造成二次傷害! 1.沖水:若沒有起水泡且為小面積的一度燙傷,馬上持續用水沖30分鐘以上或沖到不痛為止。 2.冷敷緩解:燙傷後的一二天會很不舒服,可以靠持續冷敷(是指冷水裝袋敷在患處)來降溫及緩解痛感,冷敷原則為:一次冷敷5-10分鐘,休息數分鐘後再敷,可如此反覆冷敷到不痛為止,同時要避免摩擦傷處造成破皮。 認識燒燙傷:https://goo.gl/VnscCw 延伸閱讀: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47285

【居家安全】鐵皮屋遇火變烤箱 居住切記安裝住警器並謹記「四不一沒有」!

近日桃園市一違建鐵皮屋因電線走火,釀成四死的悲劇……。台灣的鐵皮屋眾多,鐵皮雖屬不燃材料,但其烤漆浪板易吸熱,為阻絕熱源,常選用屬易燃物的隔熱材料,遇有火花便會引燃,造成火勢不可收拾。 澎湖消防小隊長蔡曜任在臉書紛絲專頁「阿任的想像天地」表示,台灣每年有很多人死於住宅火警,其中又以住在鐵皮屋的死亡率最高,其「4大原因」如下圖。 阿任_鐵皮屋 綜觀以上幾點,鐵皮屋發生火災如果發現晚,基本上就不太會有存活的機會,台北市消防局火災預防科長陳政維呼籲,鐵皮屋是密閉式空間,起火時火煙不易散去,再加上鐵皮屋導熱快,容易形成悶燒,因此一定要注意以下五點: 1. 預留窗戶,不僅有助火煙排出,也能當作逃生出口。 2. 鐵皮屋內的逃生出口周邊不可堆放物品,以免起火時因視線昏暗阻礙逃生。 3. 加裝住家火災警報器,增加逃生機率。 4. 使用合格的防火防焰材質之家具或裝潢,可大幅降低起火延燒機率。 5. 謹記「四不一沒有」準則:用電不超載、電線不折損、可燃物不擺放、插頭不用不插、沒有安全標章商品不買不用。

【公共安全】迎春接神同歡慶 小心爆竹保平安

新聞:上百鞭炮塞進桶內 少年貪玩手遭炸斷 年節期間各地都有燃放鞭炮爆竹的習俗活動,依據上述新聞可知爆竹使用具有危險性,陽光提醒您:施放爆竹或通過燃放區要謹慎注意,以免發生遺憾。也提醒您若鄰近商家囤積過量爆竹(摔炮類不得超過五公斤),您可電洽消防局檢舉以免因爆竹意外爆炸造成傷亡。 進一步了解:民眾如何檢舉違法爆竹煙火   陽光小教室   爆竹煙火使用安全守則 購買爆竹請認明「財團法人危險物品安全基金會」核可的標章,遵守標示說明的使用方法。 以線香點火,萬一沒點著,請保持距離觀察勿立即靠近,若仍未引爆就應熄滅不再使用。 選擇空曠地點燃放,不可對人、建築物、易燃物發射。 不可同時大量施放。 未滿12歲兒童施放爆竹煙火,應由父母陪同;且禁止施放飛行類、升空類、摔炮類爆竹。 至大量鞭炮燃放現場(如鹽水蜂炮),須穿著不具易燃性的衣物(如牛仔褲)、手套、高筒鞋(如雨鞋)、耳塞或耳罩、口罩、護目鏡,並將褲管塞到雨鞋內、束緊袖口,避免因爆竹亂竄,造成身體受傷。 若被炸傷,送醫診治前,該如何急救處理? 若身體衣物不慎被爆竹點燃起火,謹記「停躺滾」:「停躺滾」三個動作分別是,停止動作、立即躺下、翻滾身體到火滅;同時,手部若無著火可遮住臉降低傷害,若手已著火則須貼緊在褲旁,進行停躺滾以降低傷害。 一般灼傷,先以「沖、脫、泡、蓋、送」急救:先以流動的水位受傷部位降溫,沖10-30分鐘並以乾淨衣物覆蓋傷處。 不慎傷到眼睛,避免擠壓盡速送醫:眼睛構造精密,避免擠壓傷處,應將手掌做盛物狀或乾淨手帕蓋魚商演外圍。 若耳有失聰狀況,速就醫:爆炸瞬間應張嘴,同時雙手捂住耳朵,以降低對耳膜的傷害。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2020.02.07更新】

【消費安全】春節期間消費 聰明選購 安全使用!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消防統計年報顯示,近五年起火原因第一名皆為電器因素,其範圍包括電器產品、電氣器材、電路配線及電路配線組件,因漏電、短路、過載、絕緣劣化或其他因素引起之火災。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有許多電器或娛樂產品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若在購買時沒有謹慎挑選合格產品或是使用不當,將有可能釀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新聞 「波波球」灌氫氣危險增 消防隊上街勸店家勿用氫氣 54款除濕機恐引發自燃 經濟部標檢局籲停用 小心危險產品,從食、衣、住、行、育樂做起! 以下列出有可能發生意外的危險產品,使用時,務必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並確實遵守: 1.食:火鍋四大爐具「桶裝瓦斯」、「卡式爐」、「酒精膏」和「電磁爐」 2.衣:保暖用品「暖暖包」、「電毯」 3.住:電器用品「熱水器」、「電風扇」、「除濕機」、「電暖器」、「延長線」……等電器產品,用電量較大之電器應避免共用同一組插座,以防高負載產生危險。 4.行:要小心「機車排氣管」燙傷,汽車定期保養、行前檢查並安全駕駛,以降低火燒車風險。 5.育樂:不買填充氫氣的「空飄氣球」與沒有安全認證標示的「煙火爆竹」。   認識商品安全標章 為維護商品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凡是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為強制檢驗的商品(簡稱應施檢驗商品),均須依照國家標準執行上市前商品檢驗及後市場商品安全監管,確保商品符合安全標準要求。無論國內製造或是自國外進口,均須經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貼上「商品安全標章」,才能在市面上販售。   消費者可至標準檢驗局網站「商品安全資訊網(http://safety.bsmi.gov.tw)」或撥打免付費電話0800-007123查詢商品的安全性。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公共安全】年終旅遊 快樂出門 平安回家

過年期間,全家出遊機會增多,陽光提醒您,應選擇合法的消費場所,拒絕至違規營業之餐館、電影院、民宿、遊樂場等場所消費,並留意消防設備及逃生通道是否安全。   陽光小教室   慎選住宿場所、留意住宿安全 外出住宿最好養成習慣,先尋找安全門梯、查看有沒有加鎖,熟悉逃生的路徑,培養逃生敏感度,當意外發生時,才能掌握契機,迅速判斷正確的逃生方向。同時應留意熱水器安裝位置,熱水器應安裝於戶外,避免因洗澡時瓦斯燃燒不完全,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而發生不幸;若熱水器安裝於室內,應檢查是否為強制排氣型熱水器,並加裝排氣管。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留意安全指示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入座前應留意逃生門、緊急出口以及滅火器位置,入座後應仔細聽服務員的安全指示操作說明,若找不到相關設備或不明白使用方式,應向服務員了解,請其說明。 另外,消防署提醒,進入公共場所應保持警覺!   安全梯、避難通道、出入口有無保持暢通,不可堆放雜物,造成避難之障礙。 觀察二個不同方向之逃生避難出口位置,熟悉逃生方向與路徑。 走廊、通道及轉彎處應有避難方向指示燈,並保持明亮,在失去燈光時,指引明確之避難方向。 觀察如滅火器、室內消防栓設置位置,火災初期應變時使用滅火。   下載連結:公共場所消防安全診斷表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居家安全】春節闔家出遊 居家安全要FOLLOW

過年期間,全家出遊機會增多,外出旅遊需特別留意家中無人時用電以及出外安全;邀請您,在出門前與陽光一起檢查家中的小地方,讓新年旅遊更平安、更有福! 出遠門前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拔掉家中電器插頭 據消防署統計,105年度火災起火原因以「電器設備」引發火災,占每年最多件數共610次、占比33%。提醒您外出旅遊時,應拔掉家電插頭,尤其是長期使用容易忽略的電器,例如電視、檯燈、熱水器、神明燈等,可避免因積汙導電、電線走火所產生的電器火災,也可省下電費。 關閉瓦斯爐與瓦斯總開關,確定無殘留火源 將瓦斯總開關關閉,避免因瓦斯管線老舊造成漏氣而引發氣爆危機。若外出返家發現有濃濃瓦斯味,謹記「禁、關、推、離」口訣:「禁」止產生火花,例如開關電器或抽菸、「關」閉瓦斯氣源總開關、輕「推」開門窗使空氣流通、快速「離」開現場,至安全的地方或視需要報警求救。 其他小提醒   檢查水龍頭是否關緊。 廚餘清理,避免蚊蟲孳生。 門窗確實關閉、避免宵小有機可趁。 撥打110跟警局申請「您外出我看家」的服務。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居家安全】冬天吃鍋暖呼呼 注意這些「眉角」慎防燒燙燒

冷颼颼的冬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圍爐吃火鍋,熱呼呼的熱湯上桌,正是其中一個最常發生燒燙傷意外的時刻。陽光提醒您,多一分危機意識便能降低燒燙傷風險,尤其提醒家中有幼兒的家長,幼兒往往在大人一個不留神、幾秒鐘間就可能發生意外,家長們需要多一分警覺才能確保寶貝的安全。 電磁爐、電鍋等電器用品插電時,盡量靠牆邊擺放,並避免電線懸空、導致絆倒而打翻熱鍋,造成燙傷。 吃熱食細嚼慢嚥、一口一口慢慢吃,避免狼吞虎嚥,以免食道燙傷,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食道潰瘍、穿孔。 避免使用桌巾,或是把熱湯放在桌緣,以免發生幼兒拉扯桌巾而被桌上熱食燙傷的意外;用餐時,也要避免熱湯靠近幼兒座位。 避免學步車移動的幼兒在周圍活動,以免學步車的輪子卡到電磁爐的電線,拉扯之下導致火鍋翻倒,熱湯直接淋在孩子身上。 慎選標示合格的電器,沒有標檢局合格標章的產品不要買、不要用,使用時應依照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 避免用電過載,同一插座或延長線切勿同時使用過多電器設備,亦應避免串接延長線使用,建議可挑選附有過載保護之延長線,以免負荷超載造成線路溫度升高而走火。 家中安裝住警器及瓦斯洩漏警報器,萬一發生意外可及早發現爭取處理及逃生時間。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居家安全】歲末大掃除 清潔劑安全使用停看聽!

新聞 清潔劑加水竟爆炸?7旬嬤遭噴濺灼傷 忍整整一天才送醫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終大掃除的日子,因清潔劑誤用造成意外的案例屢見不鮮,陽光提醒您,強酸或強鹼的清潔劑若使用不當,易導致化學灼傷,使用前務必詳讀使用說明並確實遵守,若不慎灼傷,應迅速處理,掌握正確急救步驟:脫、沖、蓋、送! 使用清潔劑  三「不」三「要」 三不: 「不」能將水直接倒入清潔劑中。  倒入清潔劑通水管或馬桶時,「不」能馬上加熱水。 「不」能將清潔劑混用。 三要: 使用前務必「要」看使用說明與注意事項。 噴霧型清潔劑「要」遠離火源。 「要」戴口罩、手套避免受傷。 化學灼傷,急救處理千萬不能「泡」! 化學灼傷急救處理不能將傷者泡在浴缸裡,或是把受傷的部位浸在水裡,這麼做會使化學物質擴散,而導致傷勢惡化。 正確步驟:脫、沖、蓋、送! 脫:立即除去受汙染的衣物,減少皮膚受傷面積,及接觸時間。 沖:以流動的水大量地單一方向沖洗傷處,讓殘餘酸鹼流到地上,至少30分鐘,,但若面積太大,體溫降低太快,還是要盡早送醫; 蓋:送醫時用乾淨衣物或浴巾覆蓋在身上,避免失溫。 送:盡快就醫,報案時告知消防人員為化學灼傷,並於送醫後,告知醫師化學品種類,或將化學品及殘瓶提供醫師參考。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居家安全】再冷也要為自己和家人留一扇窗!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107年度一月統計一氧化碳中毒案件已發生11件,造成2人死亡及32人受傷。只要室內使用火源加上空氣不流通,都有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時值寒流來襲,民眾多會緊閉門窗禦寒,陽光基金會提醒您:在室內使用火源時,一定要保持通風、對流,才能避免意外發生。 陽光小教室 家裡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有哪些? 熱水器裝錯位置: 安裝於室內密閉場所(如廚房、浴室、裝有密閉窗之陽台),或安裝處紗窗積垢晾曬衣物,造成瓦斯燃燒後,因通風不良導致一氧化碳無法排出。 熱水器規格不符規定: 例如通風不良場所未設置排氣管、熱水器設備超過使用年限造成燃燒效率低,產生更多一氧化碳;或是排氣管脫落破損,導致一氧化碳逸散於室內。 於門窗緊閉的室內使用火源: 於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煮食(如使用瓦斯木炭)或使用火源(例如使用蠟燭、薰香精油),容易因空氣燃燒不完全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如何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熱水器避免裝置於室內(例如浴室、加裝窗戶的陽台、樓梯間、廚房) 通風不良場所安裝強制排氣式熱水器或是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 保持室內空氣對流。 室內增設一氧化碳探測器,一旦發生一氧化碳,能及時發出警報音響,提高使用者警覺,防止一氧化碳瓦斯中毒。 如何判斷一氧化碳中毒? 在室內若家人陸續獲同時發生以下症狀: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四肢無力、疲勞等類似感冒症狀時,應立即查看門窗是否緊閉、空氣是否流通;應盡快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並立刻離開室內,儘速撥打「119」求救。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燒傷急救】燒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

冬季常吃火鍋、使用保暖產品,是孩童發生燒燙傷意外最頻繁的季節,除了注意居家安全預防燙傷意外,萬一小孩不小心燙傷,千萬別誤信偏方(例:塗抹精油、牙膏),以免造成傷口惡化! 陽光基金會提醒您,燒燙傷請遵循以下步驟,將傷害降到最低: 沖→先用冷水小力地沖傷口20~30分鐘,同時打119。 脫→輕脫掉傷口上的衣褲,脫不下來不勉強。 泡→冷水泡20~30分鐘就好,若碰到化學藥劑,不可以泡水。 蓋→蓋上乾淨的紗布、衣服或毛巾在傷口上。 送→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