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貝燙傷了別慌張!記得「沖、脫、泡、蓋、送」!

家人團聚用餐,爸爸媽媽除了注意小寶貝用餐安全預防燙傷意外,萬一不小心燙傷了,陽光基金會提醒各位爸爸媽媽~應依循「沖脫泡蓋送」原則立刻沖水急救,將傷害降到最低,究竟該如何做呢?陽光基金會來教您: ●燒燙傷處理五步驟 沖→先用冷水小力地沖傷口20~30分鐘,同時打119。 脫→輕脫掉傷口上的衣褲,脫不下來勿勉強,硬脫會造成二度傷害。 泡→冷水泡20~30分鐘就好,若是化學品灼傷絕不可以泡水。 蓋→蓋上乾淨的紗布、衣服或毛巾在傷口上。 送→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千萬別相信網路上千奇百怪的偏方 千萬不可以塗抹精油、牙膏、醬油…等,以免造成傷口細菌感染、皮膚過敏,甚至造成更深度傷害留下疤痕!陽光服務的個案小弟弟,在家中玩耍時絆倒電熱水壺燙傷半邊身軀,第一時間阿公阿嬤誤信偏方,脫下小弟弟衣服灑麵粉,不僅沒降溫,反讓傷口無法散熱、加重燒傷深度! ●什麼狀況應該就醫? 二度以上燒傷(起水泡)且燒傷面積大於2.5平方公分(如10元硬幣之大小),或皮下組織燒傷、電燒傷時,都應該就醫處理。 ●輕微燙傷的處理方式 千萬不可直接用冰塊接觸皮膚,以免凍傷,造成二次傷害! 1.沖水:若沒有起水泡且為小面積的一度燙傷,馬上持續用水沖30分鐘以上或沖到不痛為止。 2.冷敷緩解:燙傷後的一二天會很不舒服,可以靠持續冷敷(是指冷水裝袋敷在患處)來降溫及緩解痛感,冷敷原則為:一次冷敷5-10分鐘,休息數分鐘後再敷,可如此反覆冷敷到不痛為止,同時要避免摩擦傷處造成破皮。 認識燒燙傷:https://goo.gl/VnscCw 延伸閱讀: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47285

【居家安全】春節闔家出遊 居家安全要FOLLOW

過年期間,全家出遊機會增多,外出旅遊需特別留意家中無人時用電以及出外安全;邀請您,在出門前與陽光一起檢查家中的小地方,讓新年旅遊更平安、更有福! 出遠門前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拔掉家中電器插頭 據消防署統計,105年度火災起火原因以「電器設備」引發火災,占每年最多件數共610次、占比33%。提醒您外出旅遊時,應拔掉家電插頭,尤其是長期使用容易忽略的電器,例如電視、檯燈、熱水器、神明燈等,可避免因積汙導電、電線走火所產生的電器火災,也可省下電費。 關閉瓦斯爐與瓦斯總開關,確定無殘留火源 將瓦斯總開關關閉,避免因瓦斯管線老舊造成漏氣而引發氣爆危機。若外出返家發現有濃濃瓦斯味,謹記「禁、關、推、離」口訣:「禁」止產生火花,例如開關電器或抽菸、「關」閉瓦斯氣源總開關、輕「推」開門窗使空氣流通、快速「離」開現場,至安全的地方或視需要報警求救。 其他小提醒   檢查水龍頭是否關緊。 廚餘清理,避免蚊蟲孳生。 門窗確實關閉、避免宵小有機可趁。 撥打110跟警局申請「您外出我看家」的服務。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居家安全】冬天吃鍋暖呼呼 注意這些「眉角」慎防燒燙燒

冷颼颼的冬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圍爐吃火鍋,熱呼呼的熱湯上桌,正是其中一個最常發生燒燙傷意外的時刻。陽光提醒您,多一分危機意識便能降低燒燙傷風險,尤其提醒家中有幼兒的家長,幼兒往往在大人一個不留神、幾秒鐘間就可能發生意外,家長們需要多一分警覺才能確保寶貝的安全。 電磁爐、電鍋等電器用品插電時,盡量靠牆邊擺放,並避免電線懸空、導致絆倒而打翻熱鍋,造成燙傷。 吃熱食細嚼慢嚥、一口一口慢慢吃,避免狼吞虎嚥,以免食道燙傷,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食道潰瘍、穿孔。 避免使用桌巾,或是把熱湯放在桌緣,以免發生幼兒拉扯桌巾而被桌上熱食燙傷的意外;用餐時,也要避免熱湯靠近幼兒座位。 避免學步車移動的幼兒在周圍活動,以免學步車的輪子卡到電磁爐的電線,拉扯之下導致火鍋翻倒,熱湯直接淋在孩子身上。 慎選標示合格的電器,沒有標檢局合格標章的產品不要買、不要用,使用時應依照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 避免用電過載,同一插座或延長線切勿同時使用過多電器設備,亦應避免串接延長線使用,建議可挑選附有過載保護之延長線,以免負荷超載造成線路溫度升高而走火。 家中安裝住警器及瓦斯洩漏警報器,萬一發生意外可及早發現爭取處理及逃生時間。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居家安全】歲末大掃除 清潔劑安全使用停看聽!

新聞 清潔劑加水竟爆炸?7旬嬤遭噴濺灼傷 忍整整一天才送醫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終大掃除的日子,因清潔劑誤用造成意外的案例屢見不鮮,陽光提醒您,強酸或強鹼的清潔劑若使用不當,易導致化學灼傷,使用前務必詳讀使用說明並確實遵守,若不慎灼傷,應迅速處理,掌握正確急救步驟:脫、沖、蓋、送! 使用清潔劑  三「不」三「要」 三不: 「不」能將水直接倒入清潔劑中。  倒入清潔劑通水管或馬桶時,「不」能馬上加熱水。 「不」能將清潔劑混用。 三要: 使用前務必「要」看使用說明與注意事項。 噴霧型清潔劑「要」遠離火源。 「要」戴口罩、手套避免受傷。 化學灼傷,急救處理千萬不能「泡」! 化學灼傷急救處理不能將傷者泡在浴缸裡,或是把受傷的部位浸在水裡,這麼做會使化學物質擴散,而導致傷勢惡化。 正確步驟:脫、沖、蓋、送! 脫:立即除去受汙染的衣物,減少皮膚受傷面積,及接觸時間。 沖:以流動的水大量地單一方向沖洗傷處,讓殘餘酸鹼流到地上,至少30分鐘,,但若面積太大,體溫降低太快,還是要盡早送醫; 蓋:送醫時用乾淨衣物或浴巾覆蓋在身上,避免失溫。 送:盡快就醫,報案時告知消防人員為化學灼傷,並於送醫後,告知醫師化學品種類,或將化學品及殘瓶提供醫師參考。 想知道更多燒傷預防小知識嗎? 1.快掃QR code加入陽光LINE@ 2.加好友請搜尋@sunshine.tw

【居家安全】預防孩童燒燙傷 揪出家中隱形殺手

「家」對大部份的人而言是再安全不過的地方,但卻也是孩童發生危險最多的地點。其實只要家長多一分的注意,就能避免許多意外的發生。 浴室安全 放洗澡水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大人須先試水溫,再讓幼童進入洗澡盆。放熱水時,大人應在一旁監督,不可放任幼童單獨進入浴室。 當幼童在洗澡時,電話鈴響了!電話鈴響了!就讓他去響吧!反正有急事,一定會再聯絡的,要是孩子因此出了意外,是得不償失的。 避免在浴室中使用吹風機,以免觸電受傷。 廚房安全 廚房及浴室是家中最常發生燙傷事件的地方,避免放任幼童在此玩耍,或留幼童獨自在此,以免發生意外。 廚房地板應保持乾燥,以免端熱湯或熱水時滑倒,而燙傷自己或幼童。 在烹煮食物的時候,不要離開;若一定得離開,務必將瓦斯爐關閉。(切記:人離火滅) 餐廳安全 家中有幼童的家庭,須注意不要在餐桌上舖桌布,避免幼童因拉扯桌布,而被翻落的熱湯或電器用品燙傷。 熱水壺、熱湯鍋,要放在幼童拿不到的地方,並將手把鍋柄朝內面,以免孩童碰倒而燙傷。 端著煮好的熱水、熱湯時,應先告知家中的人,以免突然的衝撞打翻。 客廳安全 家中的電線或延長線,應用膠帶固定,以免家人或幼童走動時拉扯或絆倒,造成電器翻倒發生意外。 家中的打火機、火柴應放置於較高處幼童拿不到的地方,或放在幼童難以打開的罐子內,以免因好奇而造成傷害。 操作電熨斗、電暖器…等會產生高熱的電器,須注意使用地點,勿讓幼童靠近;中途有事離去,千萬要將設備關閉,並擺放妥當。  

【居家安全】租屋族不可不知的6大關鍵

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 很多學生都正在為了找尋合適的租屋而苦惱 陽光提醒您:除了在意價格跟坪數大小之外 為了居住安全,也要留意以下事項喔~ 一、建築物有無使用執照 二、建築物有無2個以上不同方向的出口(南北向或東西向)、窗戶有無安裝鐵窗、鐵窗是否有活動開口 三、屋內有無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系統(住警器) 四、門禁的管理是否良好,屋前有無停放凌亂的機車 五、瓦斯熱水器有無裝在通風良好之處所 六、建築物內的通道是否為巷弄狹小處所影響出入安全   相關連結:https://ppt.cc/fxkbPx

【居家安全】廢油桶千萬不要撿!小心引火上身!

環保局表示,一般人沒有足夠的專業訓練判斷廢油桶的安全性,建議民眾撿到廢油桶: 不要自己切割來路不明的桶子。  若桶內仍有殘留燃料,做逆向回收,交給原購買或生產廠商。 若桶內是空的,可直接交給清潔隊回收處理。 若對廢棄物處理有疑問,請洽環保局或清潔隊。   新聞連結: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902/1195676

【居家安全】你「通」對了嗎?使用清潔劑避免燒傷的四個小叮嚀

你「通」對了嗎?使用清潔劑避免燒傷的四個小叮嚀: 1. 使用前務必「要」看使用說明與注意事項。 2. 「不」能將水直接倒入清潔劑中。 3. 倒入清潔劑通水管或馬桶時,「不」能馬上加熱水。 4. 「不」能將清潔劑混用。 (多一點分享叮嚀,就少一些傷害~)   相關新聞 水管疏通劑不能加水啊! 七旬阿嬤遭噴濺灼傷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7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