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急救】不可不知!化學灼傷,急救處理不能「泡」!
不要泡:化學灼傷急救處理不能將傷者泡在浴缸裡,或是把受傷的部位浸在水裡,這麼做會使化學物質擴散,而導致傷勢惡化。 化學灼傷正確急救步驟:1脫、2沖、3蓋、4送 脫:立即除去受汙染的衣物,減少皮膚受傷面積,及接觸時間。 沖:以流動的水大量地單一方向沖洗傷處,讓殘餘酸鹼流到地上,至少30分鐘,,但若面積太大,體溫降低太快,還是要盡早送醫; 不能沖水的例外情況:鉀、鈉、鋰融液則不能沖水,否則會產生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鋰及大量熱度,造成雙重傷害。生石灰也不要沖水,要用刷的,否則也會産生髙熱。如果當下實在無法判斷化學品種類,至少要做到:去除受汙染的衣物(脫),並立即打119送醫。 沖水不正確造成二度傷害:少量沖水會或造成化學品沾滿衣物,反而增加化學品接觸皮膚面積,得不償失。 蓋:送醫時用乾淨衣物或浴巾覆蓋在身上,避免失溫。 送:盡快就醫,報案時告知消防人員為化學灼傷,並於送醫後,告知醫師化學品種類,或將化學品及殘瓶提供醫師參考。 (資訊提供: 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楊瑞永醫師)